拱北之南,關閘之側,是澳門新批發市場的所在地。二十年來,批發市場始終肩負著“菜籃子”重任,每天將鮮活商品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澳門居民的餐桌上。而作為澳門特區政府授權的批發市場運營方,南粵集團陪伴著批發市場的誕生、發展和蛻變全過程,始終將保障“菜籃子”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為批發市場煥新升級、為澳門社會民生保障不斷貢獻力量。
為民而生,粵澳合作打造“菜籃子”民生工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澳門沒有建立一個“像樣”的批發市場,澳門居民只能躲在小街小巷里進行交易,沒有專業、固定的批發設施,批發商只能占用街道經營。由于在批發銷售過程中沒有相關食品安保設施,又造成附近地區交通堵塞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等諸多問題,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極大不便。
“當時很苦的,環境特別糟糕,又臟又亂、惡氣撲鼻,我每次去都要戴著口罩?!笔忻窳窒壬貞浧鹪缒陱氖氯馐撑l工作時說。林先生介紹,一旦遇到臺風暴雨來襲,海邊新街就會被倒灌的海水淹沒,常常水深及腰,商品被淹泡,商家損失慘重,商販采購艱難。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當時的澳葡政府就投資建造批發市場進行了兩次公開招標,但由于項目投資大、回報低、牽涉層面廣、經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兩次招標都無人應標。為解決澳門市民“菜籃子”問題,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澳葡政府請求以BOT的形式承接了該項目,并交由南粵集團投資營運。
1997年4月,雙方簽署了批發市場專營合約。在關閘之南的鴨涌河地段,一座面積為17,215平方米的綜合性鮮活商品批發場所正式誕生,命名為“澳門批發市場”,設有138個鋪位,并于199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澳門批發市場的建成和啟用,是粵澳兩地攜手合作的豐碩成果,為確保供應澳門鮮活商品的“保質、保量、不間斷供應”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批發市場搬遷前,18年累計進場批發各類蔬果100萬噸、蛋品10萬噸、活禽5000萬只,滿足了澳門市民的日常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澳門經濟的發展,澳門物業租金也隨之成倍上漲,而南粵集團管理的澳門批發市場卻堅持讓利于民,租金收費不升反降,充分體現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煥發新顏,澳門新批發市場接棒前行開啟新篇章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隨著澳門和內地交往日益密切,拱北口岸交通日趨擁擠。為緩解日益擁堵的拱北口岸通關壓力,2013年11月,粵澳新通道項目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興建,項目選址批發市場所在鴨涌河地塊。為配合粵澳新通道項目建設,澳門特區政府決定在珠澳跨境工業區澳門園區興建新批發市場。
2017年6月,澳門新批發市場正式落成,占地面積6193平方米,比舊批發市場減少1240平方米,但總建筑面積為93,797平方米,是舊批發市場的5倍,共有各類商鋪223間,較舊批發市場增加近百間。當年年底,舊批發市場順利完成搬遷,全部租戶遷入澳門新批發市場繼續經營。至此,服務澳門18年的舊批發市場完成其歷史使命,新批發市場接棒前行開啟新的篇章。
有商戶經營者向記者表示,從爺爺一代開始,家里人就一直從事蔬菜批發生意,在舊批發市場穩定經營18年,家族生意不斷發展壯大,自己也經歷了成家立業、接管家族生意的重要人生階段,可以說,批發市場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在批發市場的18年,是其人生最重要的18年。
入駐新批發市場兩年來,商戶們都逐步融入到煥然一新、秩序井然的環境中。每天清晨,一輛輛懸掛粵澳兩地車牌的貨車滿載蔬菜瓜果等鮮活商品匯集到這里依次排隊卸貨。市場內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漸漸喚醒城市的活力,并見證著澳門這座城市的每一天。
多措并舉,現代化管理推動民生保障工作再升級
管理批發市場20年以來,南粵集團始終緊密配合澳門特區政府的管理要求,始終積極響應市場入駐商戶的經營需求,始終不斷滿足澳門居民的生活追求,為澳門民生保障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目前,新批發市場已經投入運營近兩年時間,南粵食水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不斷累積經驗,認真聽取意見,逐步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規范:通過狠抓安全生產,確保了市場安全運營;通過完善內控制度,健全了市場管理體系;通過加強隊伍建設,提升了員工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降低了維修費用和能耗成本;通過加強與市政署、租戶以及物業公司的溝通協調,切實解決租戶集中反應問題,不斷完善市場軟硬件設施條件,大力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多措并舉下,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新批發市場運營正式進入平穩期。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南粵食水公司于今年3月份啟動新批發市場ISO質量體系認證工作,經過多輪的培訓及考核,于6月份獲得香港認證公司頒發的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證書。根據物業部門在認證過程中對租戶進行的滿意度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是舊市場轉入的舊租戶,還是新入場的新租戶,均對新批發市場包括硬件設施、環境衛生、運行效率、工作人員態度、以及管理公司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較高評價。這些都充分說明,新批發市場運營及管理達到甚至超過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成功。